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宁波19岁男孩查出肝硬化,如果不控制容易得癌!妈妈痛哭:根本没症状啊……
  • 阅读:
  • 时间:2024-08-09
  • 发布: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9岁的孩子怎么可能会得肝硬化?他没有症状,也不喝酒啊!”近日,面对肝硬化的诊断报告,19岁男孩小军(化名)的母亲觉得天崩地裂。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杨乃彬医生说,小军是他接诊的最年轻的肝硬化患者,患病原因是长期肥胖导致了脂肪肝,引起的严重肝纤维化已无法逆转。

    19岁小伙意外查出肝硬化

    没有药物可以逆转

    19岁的小军在读大学,身高190厘米,体重有190斤,体格魁梧。小军近日因腹泻住院,接受了肝脏B超等常规检查,提示“肝硬化,肝周有积液”。

    肝纤维化等级按严重程度分为1-4级。小军肝纤维化等级为4级,即常说的肝硬化。肝纤维化的原因有很多,在临床上多见有病毒性肝炎、酒精肝、脂肪肝、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小军随后转到感染科就诊。进一步检查后,杨乃彬为小军排除了乙肝、丙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情况,考虑小军肝硬化的原因是长期肥胖引起的脂肪肝所致。

    小军的父母急切地问,能不能通过吃药、打针来治疗,甚至根治。杨乃彬遗憾地告诉他们:小军的情况,几乎没有药物可以逆转,只能控制肝硬化的进展。如果不积极控制病因,继续发展下去,有两大风险:一是容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等肝硬化并发症;二是容易患肝癌。

    杨乃彬建议小军第一阶段主要靠“管住嘴”,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热量摄入来减重。如果靠自律难以实现科学减重,可以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通过药物辅助等手段来减重。效果不明显的话,还可以进一步考虑外科减重手术。他也特别提醒,在这一阶段,暂不适合通过运动来减肥,一来容易损伤关节,二来可能影响肝脏供血,加重病情。等减重达到一定效果后,再循序渐进地“迈开腿”来运动。

    95后小老板肝功能半年恢复正常

    全靠“吃”和“动”

    最近,95后小老板冯先生来复诊。“你比上来的时候比,瘦了很多啊。”冯先生一在诊室坐下,杨乃彬就和他打招呼。“杨医生,我这半年瘦了14斤了,人也轻松多了。”冯先生爽朗地说。

    半年前,冯先生第一次来杨乃彬的诊室。此前的一段时间,他觉得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乏力、倦怠、胃口差、睡眠差。于是,特意去做了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这两个重要指标都超标了10倍多。

    进一步检查后,冯先生确诊重度脂肪肝,但还没有发展到肝硬化的程度。杨乃彬给出的治疗建议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护肝药物,改善肝功能;二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来减重。半年里,冯先生戒掉夜宵、酒和饮料,平时饮食中减油腻、减碳水、增加蛋白质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还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无氧运动。复查结果令冯先生松了一口气:肝功能恢复正常,脂肪肝“降级”到中度。他表示会继续努力。

    杨乃彬特别提醒,这几类人群,尤其要重视相关检查,以便及时了解自己是否患脂肪肝。

    一是超重肥胖人群。尤其是本来就较胖,且半年内体重有明显升高或下降的人群。二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和脂肪肝这两个疾病往往互为因果,约有70%的糖尿病患者会同时患有脂肪肝。三是慢性乙肝患者。慢性乙肝患者合并脂肪肝,会明显增加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等肝脏不良结局的风险,需要更加积极的进行病因治疗。

    如果已经确诊脂肪肝,建议在遵医嘱调整生活方式的同时,每3-6个月复查一次,以便及时掌握疾病进展。杨乃彬补充:“如果确诊后,没有积极控制体重,调整生活方式,那么复查也没有任何意义。”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