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健康知识
  • 秋高气爽日 运动正当时
  • 阅读:
  • 时间:2023-09-20
  • 发布:
  • 秋高气爽日 运动正当时

     

          中秋国庆假期一过,我们逐渐步入宜人的秋季。没有了夏天灼人的高温,这秋高气爽的时节进行运动锻炼是最适宜不过的了。

    那么秋季更适合做哪些运动呢?

    首先要来说一说的就是爬山了,自古以来,秋天就有登高的习俗,除了天气因素,也是因为秋日大自然的绝美风景,可以帮助人们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嘈杂,放松身心,释放压力。当然,爬山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不得不提,爬山能使肺通气量和肺活量增加,促进血液循环;同时,作为有氧运动的一种,适当的爬山同样能起到帮助控制血糖血脂,增高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等作用。在爬山时温度变化较为明显,可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中医提倡的“春捂秋冻”,目的其实也在于此。不过尽管如此,我们仍推荐爬山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缓慢,上下山时要及时增减衣服达到适应空气温度的目的,防止感冒着凉。另外,爬山虽好,却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患有骨关节疾病及尚未控制的高血压、冠心病等已知运动禁忌症的人群应当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或选择其他更适合的运动方式。

    除了爬山,其他常见的运动如快走、跑步、骑自行车、健身操等依旧是秋季运动的不错选择,同时也对关节更为友好。我们更鼓励大家能走出空调房,来到户外进行这些运动。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的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合理的运动时间。年轻人适应能力较强,体质好,体力恢复快,但与此同时却可能因为繁忙的工作无法保证固定完成长时间的运动,因此推荐利用工作之余的碎片化时间,在早晨、下午、晚上随时进行运动。而中老年人相对来说体质稍差,却会拥有更大的时间自由度,因此最好选择一天当中温度较高、有阳光的时间进行锻炼,比如上午的8点以后,或者傍晚的4点到6点。这样更容易活动关节,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身体受到低温损害。适当的晒太阳还有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帮助预防骨质疏松。

     

    进入秋季,人的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生理机能趋于活跃和加强,因此在运动中往往不易感知疲劳,一不小心就运动过量,产生疲劳,影响工作和健康,更可能造成运动损伤。运动量的增加讲究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推荐每周运动时间在150-300分钟为宜,每次不要超过90-120分钟,在开始阶段采用最低标准,并逐渐增加。锻炼时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些发热,微微出汗和气喘,锻炼后感到轻松舒适,这就是适度的标准

    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人的血管收缩,肌肉黏滞性增加,韧带伸展度降低,关节活动幅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指挥能力下降。因此,秋季运动热身就尤为重要,若热身不充分,反而会引起关节韧带拉伤、肌肉拉伤等,对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同样的,在运动后进行合理的放松拉伸也相当有必要,可以帮助减少不适感。

    秋季天气干燥,运动时通常会消耗身体的大量水分,及时补水就显得尤为重要。运动前一般不推荐大量饮水,以免对身体造成额外的负担。运动中的补水则需试具体情况而定若持续时间不长、强度不大的运动,甚至可以不进行额外的补水。通常来说,身体在运动中及运动后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处于兴奋状态,心跳脉搏较高。此时饮水时需要尽量保持速度平缓,最好是可间歇式地分多次饮水,这样才能让身体器官有序地、充分地吸收水分。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是运动前、运动中、还是运动结束后都不要喝过冷的水,以免对肠道有太大的刺激。如果进行的是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如马拉松、长距离骑行等,往往出汗量大,此时则可以考虑适当补充一些运动饮料,帮助运动中的能量供给及运动后的恢复,而在更多时候,我们的运动量是达不到这一水平的,因此也就不需要专门补充运动饮料了。

    以上就是秋季运动小建议及注意事项了,简单整理,希望能够给您带去一些帮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