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健康知识
  • 【健康资讯】高血脂的7个误区
  • 阅读:
  • 时间:2023-09-20
  • 发布:
  • 【健康资讯】高血脂的7个误区

     

    据统计,我国血脂异常患者已达2.2亿,其中约有9000万人患有高血脂,同时高血脂患病人数逐年攀升。同时调查显示,64%的人认为高脂血症应该有临床症状,48%的人认为肥胖与高脂血症关系最密切,仅20%的人知道血脂成分中危害最大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由此可见随着高血脂逐渐年轻化,高脂血症作为“三高”之一,我们对它的了解程度其实还远远不够。

    我们对于高脂血症的认知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

    误区一:高脂血症患者都有症状,没症状就不必治疗

    高脂血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发病后的长时间内患者可能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而仅表现为血脂检测结果异常,仅少数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可见皮肤黄色素瘤。临床诊断高脂血症主要通过血液生化检查

    需要提醒的是,长期血脂异常即便没有临床症状,也同样需要治疗,因为高脂血症对人体的损害是隐匿的、渐进的和全身性的。如果血脂异常长期都未得到有效控制,则容易诱发3类疾病①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②脑血管疾病,如脑动脉硬化引发的脑血栓、脑出血等;③肾脏疾病,如肾动脉硬化,严重者可导致尿毒症等。因此,务必重视高脂血症的早期干预,以预防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发生。

    误区二:甘油三酯高危害最大

    临床上常见的血脂检测指标主要有4项,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脂的“守护者”,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帮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脂的“破坏者”,摄入过多高胆固醇、高热量的食物,会增加它的含量,使血液流动不畅通。在这4项指标中,LDL-C最重要,因为它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可进一步诱发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因而LDL-C又被称为“坏胆固醇”,LDL-C增高的危害性更大!

    误区三:血脂异常是富贵病,只要忌口就行

    不少人认为“血脂偏高”、“胆固醇异常”都是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导致的,把血脂异常看作是多吃少动带来的“富贵病”。其实,血脂异常并非简单的生活方式病,它虽然与饮食、运动有密切关系,但并不是只要忌口、多运动就能完全解决的。

    血脂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来源于我们摄入食物的消化吸收(外源性),占总血脂的30%;二是来源于我们体内肝脏的合成(内源性),占总血脂的70%。对于外源性血脂增高,合理控制饮食和适度锻炼是有效的干预手段。但对于内源性血脂增高为主的血脂异常患者,仅仅依靠饮食控制外源性血脂远远不够,必要时还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配合调脂药治疗,从而提升血脂的代谢能力,减少内源性血脂。

    误区四:高脂血症只有胖人才会得

    很多人往往会把高脂血症与肥胖人群画上等号,似乎高脂血症就是胖人的专利。其实,不少体形苗条的人也可能患上高脂血症。血脂是否偏高,主要取决于我们膳食中摄入的脂质类型。摄入大量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的人群,即便看起来不胖,其血胆固醇水平也比摄入量较低者高出10%~25%

    此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也是导致胆固醇沉积的重要危险因素。很多体重较轻的瘦人与严格素食者以为自己绝不会发生血脂偏高等问题。其实,只要存在上述危险因素,都可能出现脂代谢异常,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瘦人并不能对高脂血症免疫

    误区五:只要血脂化验单上没有出现箭头,便可以高枕无忧

    对于冠心病、糖尿病或既往心肌梗死、脑卒中发作的患者而言,需要达到的血脂目标值要远低于化验单上的参考值范围。即便血脂化验单提示各项血脂指标均未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往往也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而45岁以上男性、绝经女性、肥胖人群、有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均是血脂异常的高危人群,每年至少应进行1~2次血脂检查。

    误区六:血脂降得越低越好

    20194月,发表于《Neurology》的一项纳入近2.8万名女性受试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脑出血风险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LDL-C1.8mmol/L的女性发生脑出血的风险是LDL-C2.6~3.36 mmol/L之间的女性的2.17倍。

    事实上,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的必需营养物质,过少同样不利于人体健康。有研究显示,7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胆固醇水平低于4.16mmol/L时,其发生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危险性与胆固醇水平高于6.24mmmol/L相当。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取消了胆固醇的每日摄入量上限。因此,高脂血症患者在服用药物降脂的过程中,不要盲目追求低血脂,尤其是高龄老人,降脂治疗尤应小心,降到适宜的水平即可

    误区七:血脂降至正常,就可以停药

    一般情况下,高脂血症患者在用药之后,血脂即使恢复正常,也不能自行停药。在用药的情况下,血脂恢复到正常,这并不代表血脂已经完全得到控制,很有可能因为自己的随意停药,再次出现血脂升高的现象,从而影响整体治疗效果。

    血脂异常是一个缓慢形成的过程,因而消除血脂的不良影响同样需要一个持续作用的过程。长期服用调脂药物不仅可以调节血脂,同时还可明显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在高脂血症病情得到控制且血脂水平稳定之后,建议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继续服药,尤其合并冠心病、中风等患者。如果没有严重的并发症,也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慢慢减少用药量,逐步过渡到停药,切勿自行随意停药,以免影响病情。

    内容来源:人民健康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