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健康知识
  • 端午话粽子
  • 阅读:
  • 时间:2023-09-19
  • 发布:
  • 端午话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在中国流行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虽然各地的端午节风俗不同,但粽子却是大家共有的吃食。又到一年端午时,今天我们就大家聊聊现在市面上品种繁多的粽子。

    小小粽子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食,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大家节日仪式感的倍增,粽子的品种和花样也随之越来越丰富。粽子也早已不是单纯的小米或大米粽,现代版的端午粽子里有糯米、红枣、赤豆、红豆、栗子、陈皮、水果、蛋黄、猪肉、牛肉等等丰富的食材,甚至还出现了杨梅粽、茶香粽、星冰粽。


    在那么多种类的粽子中尤其是糯米粽,很多人对其都有困惑。因为中医认为糯米可以“健脾养胃”,建议胃肠道弱,消化能力差的人,喝糯米粥。但一些医学专家嘱咐患者“糯米不易消化,消化能力不好的人要少吃,尤其是血糖高的人,更要视如禁区”。


    那么我们到底该信哪一方呢?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糯米中的营养成分。糯米主要的营养物质是淀粉和蛋白质,淀粉的含量大概为 80%左右,蛋白质的含量大概为8%食用后,其中的淀粉被消化为葡萄糖,吸入血液,循环到身体各部位细胞,代谢、分解、放出热量,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是由于糯米中的支链淀粉比普通大米多,吃起来口感更软糯的同时更容易与淀粉酶发生作用,更快地分解成葡萄糖分子。曾有研究报道,热糯米饭升糖指数高达97(堪比葡萄糖)。

    另外一个情况是,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有些地方会加入草灰水,其中含有较多的碳酸钾和碳酸镁,这会在增加粽子的粘性和弹性的同时降低粽子在体内的消化速度,从而会让粽子更难消化。而且一个粽子的热量高到爆表哦


    看了以上分析,大家是不是想问:这个“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粽子,到底怎么吃健康?

    首先第一条:粽子虽美味,选择需谨慎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及血糖高的人群,吃粽子时切忌要挑个头小的粽子(如果粽子太大,可以每次吃半个),品种选肉粽、杂粮粽比较适合。同时配合绿叶蔬菜和瘦肉、豆制品等,这样可以降低粽子对血糖的影响。糯米是主食的一种,所以吃了粽子后,米饭、面条等主食应减少。

    其次,糯米会刺激胃酸的分泌,对胃酸过多者不宜多吃;对于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患者,不应该吃肉馅和蛋黄馅的粽子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