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骨行动在等你哦!
在第111个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我们健康管理中心特此推出“关爱女性骨骼健康,传递健康理念”的乐骨行动。
骨质疏松症为世界范围的常见病之一。一般情况下,女性一生的骨量最高值低于男性,而且40岁以后,每10年骨量的丢失速度也是男性的2倍。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研究显示,全世界范围内,每3秒就有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50岁以后约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将会罹患一次骨折。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女性的危险远远超过了男性。国家卫生健康委2018年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问题尤为严重,骨质疏松已被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
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也是迄今为止最常见的骨病。
研究表明,预计50岁以上的女性中约有一半会发生骨折,且骨折的后果非常严重。但是骨质疏松症和骨折并不一定是衰老过程,其中有一部分,通常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预防它们。这里有几个简单的提示和建议,以保持你的骨骼健康和强壮。
提示1:尽早关注骨骼银行,适当补充维生素K和钾
骨质疏松虽然是和年龄密切相关的疾病,但是骨密度的降低是在机体本身储备基础上进行的,如果我们年轻时就注意补钙,老年时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会减少。
人体的骨量变化就像一条抛物线,先增长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少,抛物线的最高点便是35岁,从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关注骨骼健康。在这里可以形象地比喻为骨骼银行,请女性朋友们尽早关注自己的骨质账户,做好储备。
维生素K是骨骼生长和发育的基础,负责将钙吸收到骨骼中。血液中维生素K含量低的人骨密度更低,骨折风险增加。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的另一种矿物质是钾。钾可以中和一些酸,而酸可以分解体内钙的酸。
如果担心自己的骨密度,可以测试骨密度。测试骨密度可以快速了解骨骼健康状况,还可以测量骨矿物质密度,并帮助确定患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如果发现骨头变脆的迹象,可以尽快安排检查。患有某些疾病以及服用某些特殊药物(例如类固醇),也需要定期监测骨密度情况。
提示2:这些特殊时期不容忽视
女性骨质疏松有几个高发期:
(1)怀孕及分娩期,女性在怀孕和分娩时需要消耗大量钙质,尤其是多次怀孕和分娩的女性。
(2)哺乳期:哺乳期垂体会分泌大量泌乳素使卵巢处于抑制状态,雌激素水平降低,使骨量减少。
(3)45岁后,由于体内雌激素分泌减少,会加速骨质的流失,在绝经后骨质流失会较之前(45岁到绝经之前)骨质流失更快,骨质量急剧减少,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50%,老年骨质疏松中70%~80%为女性,这些特殊时期不容忽视,要注意补钙和监测骨密度。
提示3:节食减肥当心危害骨健康
苗条身材是女性非常关注的事情,但是不少女性选择节食减肥的方式,这并不科学。
单纯的节食减肥者往往食物单一,甚至有的以素食为主,而骨骼健康需要多种营养物质,不仅仅是我们熟知的钙元素,比如,骨骼构建还需要适量的蛋白质,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饮食均衡才是更重要的。另外,素食者过多摄入膳食纤维会影响钙质的吸收,同时增加粪钙的排出。
提示4:含钙的食物不仅仅是牛奶
日常饮食不仅仅只有奶和奶制品富含钙,豆制品、绿叶蔬菜也富含钙质,这些食物都是日常食物的健康之选,此外,坚果也是钙质的来源之一,但这类食物富含油脂,能量偏高,需要控制日常摄入量。
当然,也有一些大家认为补钙的食物并不建议。比如民间流传的骨头汤补钙,虽然骨头富含钙,但是人体无法消化吸收,通过炖煮并不能明显增加骨头汤中的钙质,靠喝骨头汤补钙只能增加油脂的摄入量,对于补钙并无获益。
提示5:负重训练有益骨骼健康
骨骼系统的功能之一便是负重和运动,那些喜欢静坐、不爱运动的人更容易导致骨质疏松,所以运动对保持骨密度很重要。当然并非所有的运动都能增加骨量,通常只有承重训练、冲击性训练和抗阻力训练等有助于增加骨量。
建议大家平时可以选择快走、慢跑、有氧舞蹈等承重训练,或者跳跃、跑步、跳绳、骑车、踏板操等有冲击性的训练。
提示6:不要吸烟,适度饮酒,少喝咖啡
吸烟会减少骨骼的血液供应和钙的吸收;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导致某些细胞产生较少的骨骼;吸烟会影响雌激素的分解,这对女性和男性的强壮骨骼都很重要,吸烟还会导致某些与骨吸收有关的蛋白质水平飙升。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有益,但只有适量饮酒——在骨骼健康方面也是如此。喝酒的男性和女性的骨密度似乎比戒酒者高,但慢性饮酒和酗酒有相反的效果,过量饮酒会妨碍身体治愈骨折的能力。过量的咖啡因摄入对骨骼健康是不利的,每天喝超过两杯咖啡或其他含咖啡因的饮料会损害钙的吸收,从而影响骨骼健康。
提示7:防晒勿过度
除了钙,维生素D对健康的骨骼至关重要,部分原因是它可以让身体吸收钙,否则钙会以废物的形式从体内排出。与钙不同,除了脂肪鱼(金枪鱼,鲭鱼和鲑鱼),鱼肝油和营养强化的食物外,几乎没有维生素D的膳食来源。
获得维生素D的最佳方法是晒太阳:当皮肤暴露在紫外线B射线下时,皮肤开始产生维生素D. 然而,许多因素影响紫外线辐射和维生素D合成,包括云层覆盖,防晒,种族和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