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成功抢救了一例宫内发生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新生儿,出院后的新生儿宝宝在药物的维持下心率波动在正常范围,但回首出生的那个晚上,医务人员依然胆战心惊。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新生儿期的临床急症之一,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新生儿,系由于心脏传导系统发育不成熟所致,也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如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房肥大的先天性心脏病如三尖瓣闭锁,亦可见于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肺炎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发生在宫内和出生后。宫内发生者,因其过速的心率常被误诊为宫内窘迫。
5月2日晚,新生儿科周凯主治医师接到产科电话,有个35周合并宫内窘迫、胎儿心律失常的孕妇需要进行剖宫产。翻看病史发现,该孕妇在孕30周产检行超声时就发现了胎儿心律失常,未提示结构性异常。早产儿合并心律失常!周凯马上与家属进行充分谈话,告知宝宝出生后可能出现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的并发症,家属表示愿意配合全力救治。
剖宫产手术还算顺利,但宝宝出生后很快出现了呼吸窘迫问题。周凯立即将宝宝收入新生儿病房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予猪肺磷脂注射液气管内滴注,宝宝的呼吸得以明显改善,但心电监护仪却不停报警。宝宝的心率波动在250-260次/分,这把在场的医护人员都吓了一跳,因为正常新生儿心率为120—160次/分钟。周凯立即完善床旁心电图,并请心电科会诊后,明确了原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如果持续时间较长,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心功能,还会引起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必须尽快让宝宝心律转为正常的窦性心律!病情危重,时间就是生命。周凯在请示吴乃胜主任医师后,先予冰袋敷面部刺激迷走反射,无效后,予静脉缓慢泵入心律平针。
经过积极抢救,宝宝心率有规律地降至了正常范围,终于转危为安。
5月3日,宝宝顺利撤离呼吸机,完善的一些检查检验也逐步回报:B型钠尿肽、高敏肌钙蛋白均偏高,宝宝合并心功能异常。经心内科再次会诊后,逐步调整治疗方案,予磷酸肌酸、维生素C营养心肌、西地兰针强心等综合治疗。经过1周左右的观察,宝宝的心率始终波动在正常范围,予顺利出院,并继续予地高辛口服液维持治疗。
出院时宝宝爸爸百感交集,送来锦旗表示感谢。出院后,宝宝爸爸每天按时给宝宝药物治疗,并仔细记录心率波动,目前控制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