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系统是人体重要的机能调节系统,往往 “牵一发而动全身”。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垂体疾病、骨代谢疾病、痛风、肥胖等,都属于内分泌科的诊疗范畴。因症状和病因常常错综复杂,几乎每一位内分泌科医生都是“福尔摩斯”。
我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佳霖将垂体-肾上腺疾病定为了自己的主攻方向。
李佳霖举例说:“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但其中10%-15%是以垂体-肾上腺为核心的内分泌功能异常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如果能明确根本病因,便可进行针对性治疗,无需终身服用高血压药物。”然而,垂体-肾上腺疾病病因的明确,从定性到定位再到明确病因,常常需要抽丝剥茧,“千里追凶”。
50多岁的马女士(化名)患有高血压多年,长期服用高血压药物。但有段时间,马女士先后两次突然无力脚软,经人介绍来到李佳霖处就诊。门诊中血压测量显示,她的收缩压约为150mmHg,舒张压略高于90mmHg,整体来说控制尚可。但李佳霖怀疑,不是马女士的高血压造成了她的无力脚软,反而高血压和无力脚软背后指向的是同一个“凶手”。
进一步的化验结果显示,马女士血中的醛固酮上升、肾素活性下降,这让醛固酮增多症的嫌疑渐渐浮出水面。李佳霖随即安排马女士进行内分泌动态试验,以明确诊断——马女士果真被定性为醛固酮增多症。定性后的下一步,则是乘胜追击进行定位。最终,李佳霖与影像科、介入科协同配合,确诊是马女士左侧肾上腺处的一个肿瘤导致了醛固酮增多症。泌尿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后,马女士的高血压和无力脚软的症状双双得到了解决。
“过去,宁波的内分泌科更多关注的是糖尿病的治疗。”李佳霖说,2018年前后,我院内分泌科开始进行学科调整,以垂体-肾上腺疾病为核心的内分泌肿瘤相关疾病被确定为学科的三大发展方向之一。2019年,李佳霖前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进修,垂体-肾上腺疾病诊疗正是该院特长之一。半年后回到宁波,他和院内多个涉及垂体-肾上腺疾病诊疗的科室进行了沟通,在大家的一致支持下,正式在内分泌科设立了垂体-肾上腺疾病亚专科以及多学科诊疗模式。2020年,他还开出了垂体-肾上腺专病门诊。其间,医院各种与垂体-肾上腺疾病诊疗相关的硬件条件也日渐完善。
2021年,我院内分泌科还加入了全国垂体疾病和肾上腺疾病项目合作组,李佳霖负责项目日常运作,将科室所有垂体-肾上腺病例整理录入全国信息化登记系统。相较于过往,一方面,这为患者保留下了一套更完整、更规范的病情管理档案,让垂体、肾上腺疾病的长期管理更加有迹可循;另一方面,这也为垂体、肾上腺疾病的数据收集提供了契机,将助力总结诊疗经验、提高规范化诊疗能力、推动科研进步。
李佳霖说:“我希望垂体-肾上腺疾病亚专科和垂体-肾上腺专病门诊的设立,可以让这类疾病的诊疗更加精准化和规范化,从而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