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健康守护者,他们为彝族同胞守好防治慢病的大门
  • 阅读:
  • 时间:2022-10-13
  • 发布:宁波市第一医院
  • “您放心,以后看甲状腺疾病不用去西昌,每周二我都在这里,您可以过来找我。”9月16日一大早,在越西县人民医院门诊诊室里,林仿正在和患者耐心交代着。林仿是我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今年6月,她作为宁波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组团式帮扶”团队的一员来到越西县人民医院工作。

    火眼金睛识别内分泌危急重症

    刚到越西还不到一周,林仿就遇到了“挑战”。一名酒精中毒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处于深度昏迷,经过一系列抢救,情况有所好转,但心率始终居高不下,且甲状腺功能提示甲亢。重症监护病房发来急会诊,林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参与抢救。

    凭借多年临床经验,林仿敏锐判断患者合并有甲亢危象,她立即进行物理降温和丙硫氧嘧啶等药物治疗,半小时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越西地处山区各镇相距较远,交通不便,加上百姓防病治病观念差,很多疾病都是拖到了危重症才来看,而以往在县医院这样的内分泌危重症基本不能被识别,借着这些病例,林仿从输血向造血转换,在每月的常规讲课中增加了“甲亢危象的诊治”、“垂体功能减退”等内容,扎实县级医院内分泌危重症疾病的理论基础,全面提升救治水平。

    因地制宜规范当地慢病管理

    林仿说,“在慢病管理上,越西任重道远,但这条路必须走好。”她认为,做好慢病管理,就一定要吃透当地的政策,因地制宜,调整诊疗方式。

    林仿利用周末时间辗转山路3小时,到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参观学习,并按照当地的质控标准改进内分泌常见病的诊疗。回到越西后,她通过日常教学查房、会诊门诊、教学讲课,将规范的诊治流程植入县医院。在她的带领下,县医院还引进了甲状腺治疗药物,逐渐开展起甲状腺疾病的诊治,让原本需要长途跋涉去去州医院就诊的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治疗。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