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是胃相关病的统称,一般包括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痛、腹胀、嗳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治疗胃病的药物种类较多,且作用机制各有不同。
明确“四时五类”划分,有助于科学服药。“四时”即餐前、餐中、餐后,以及餐间4个服药时间;“五类”是指抗酸药、抑酸药、胃黏膜保护药、促胃动力药、抗幽门螺杆菌药5种不同类型的胃药。
胃药的分类
一、抗酸药:适用于胃酸过多、胃及十二指肠溃反流性食管炎等症状为主的患者。能直接中和胃酸,但不能抑制胃酸分泌。代表药物有氢氧化铝、铝碳酸镁、 碳酸氢钠等。
二、抑酸药:也适用于以烧心、反酸、上腹痛等症状为主的患者。其降低胃酸的机制是吸收后作用于胃的泌酸细胞即壁细胞,从而抑制胃酸分泌。抑酸药可分为两大类:
H2 受体阻断剂:代表药物有西咪替丁(甲氰咪胍、泰胃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PPI质子泵抑制剂:抑酸作用更强大而持久,疗效更突出,代表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及埃索美拉唑等。
三、胃黏膜保护药
主要用于胃粘膜糜烂、出血或症状明显者,基本作用为通过各种不同机制和途径,加强黏膜的屏障功能。代表药物有硫糖铝、替普瑞酮、胶体果胶铋胶囊、瑞巴派特等。具体药物因各有不同的特点,适宜的服用时间也不完全相同。
四、促胃动力药
适用于上腹饱胀、早饱、嗳气、呕吐等症状的患者,常用药物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曲美布汀等。
五、抗幽门螺杆菌药
现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大多用1种质子泵抑制剂或胶体铋剂,加2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服用该类药物时要配合抗菌药的使用时间。常用的抗菌药物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四环素等。
胃药的服用时间
胃病该如何调理
除了依靠药物,调理也必不可少,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02健康的饮食
建议低盐、低脂饮食,避免过于油腻的食物,荤素搭配应合理。高盐、过夜食品内含有亚硝酸盐成分,对胃黏膜不利,所以应避免食用;
03合理的休息
过度紧张、焦虑不利于胃黏膜修复,且过度紧张、焦虑,还可能加重胃黏膜损伤。所以避免过度的焦虑、紧张,并良好休息,也有利于胃病症状的缓解;
04适当的锻炼
进行有氧运动等科学锻炼,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避免消化不良症状出现。
温馨提示
另外,有消化性溃疡、萎缩性溃疡、胃癌家族史患者,应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一旦发现幽门螺杆菌,应及时至医院进行规范的治疗。
对于特殊人群,如胃癌家族史患者,或重度萎缩患者,定期胃镜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任何药物都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