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分泌系统
1、甲状腺静态显像
(1)检查方法:显像剂为99mTc-高锝酸盐,静注显像剂后15-30min显像。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
(2)临床应用:
1).甲状腺结节功能状态的判断
2).异位甲状腺的诊断
3).亚甲炎或桥本氏病的诊断
4).了解颈部包块与甲状腺的关系
5).了解甲状腺手术后残余组织再生情况
6).观察甲状腺形态及估算甲状腺重量
7).结节性或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的诊断
2、甲状旁腺显像
(1)检查方法:多采用99mTc-MIBI双时相显像法,静注显像剂后15分钟和2小时分别行早期相和延迟相。检查前无需特别准备。
(2)临床应用:
1).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
2).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增生的诊断
3).异位甲状旁腺的诊断
二、骨骼及肿瘤系统
1、全身骨显像
(1)检查方法:显像剂为99mTc-MDP,静注显像剂后2-6小时行前后位全身骨显像,检查前需准备1000mL水,给显像剂后2小时内喝完。
(2)临床应用:
1).各种恶性肿瘤的骨转移灶寻找和早期诊断,特别是病理类型为腺癌的肿瘤。
2).放化疗前后骨转移病灶的疗效观察。
3).骨肿瘤的活检定位
4).病变手术范围的判断及放疗照射视野的选择
5).全身骨质松疏的诊断
6).多发性骨髓瘤的辅助诊断
7).肺性骨病的诊断
8).多发性骨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
9).脊柱压缩性骨折的诊断
2、骨局部断层融合显像
(1)检查方法:显像剂为99mTc-MDP,静注显像剂后2-6小时后在全身骨显像基础上行骨局部断层融合显像,检查前需准备1000mL水,给显像剂后2小时内喝完。
(2)临床应用:
1).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
2).骨股头无菌性坏死的早期诊断
3).各种原因引起骨坏死的诊断
4).移植骨术后存活的监测
5).隐匿性和应力性骨折的诊断
6).畸形性骨炎(paget病)的诊断
7).骨假体植入后并发症(松动或感染)的诊断
8).良恶性骨肿瘤术后的随访
9).急性骨髓炎的早期诊断
三、心血管系统
1、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1)检查方法:显像剂为99mTc-MIBI,静注显像剂后0.5小时后吃煎蛋2个和牛奶250ml,1.0~1.5小时行前后位、30~45度左前斜位、70度左前斜位显像。检查当天需空腹。
(2)临床应用:
1).观察各种心脏病病人的心脏大小和测定左、右室射血分数。
2).观察冠心病病人的左室室壁运动情况,测定局部左室射血分数。
3).室壁瘤的定位与大小评估,对真性和假性室壁瘤的鉴别。
4).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
四、消化系统
1、异位胃粘膜显像
(1)检查方法:显像剂为99mTc-过锝酸盐,检查前需禁食12小时。
(2)临床应用:
1).Barrett食道的诊断
2).美克尔憩室的诊断
3).小肠重复畸形
2、唾液腺显像
(1)检查方法:显像剂为99mTc-高锝酸盐,近期行唾液腺X造影者,要间隔2-3周后方能进行唾液腺显像。
(2)临床应用
1).唾液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
2).对淋巴乳头状囊腺瘤(Warthin瘤)的鉴别诊断
3).各种唾液腺疾病的诊断及功能判断,如干燥综合征、慢性腮腺炎及涎石症等
4).异位唾液腺的定位
5).唾液腺内、外肿块的鉴别
6).唾液腺术后腺体再生及功能判断
7).唾液腺移植前后功能及成活状态的评价。
五、泌尿生殖系统
1、肾动态显像+肾小球滤过率+肾图
(1)检查方法:显像剂为99mTc-DTPA,检查前2天未使用造影剂,检查当天禁止使用利尿剂
(2)临床应用
1).检查肾血供障碍,如诊断肾动脉狭窄、肾萎缩
2).肾内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依据血流相与功能相的不同表现,区别良、恶性肿瘤和血管瘤
3).分肾和总肾功能测定,判定肾实质病变时的肾功能变化;了解肾残留功能,为确定是否手术适应证提供参考。
4).尿路梗阻的诊断,用于鉴别诊断肾内或肾外梗阻
5).肾移植术后的监测
6).膀胱输尿管尿液返流的判定。
六、神经系统
1、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CT融合显像:
(1)检查方法:显像剂为99mTc-ECD,视听封闭5分钟后,静注显像剂25mCi,之后继续视听封闭5分钟后,注药后15分钟后行局部脑断层显像和CT。
(2)临床应用: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可逆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
2).脑梗死的诊断,尤其分水岭区梗死
3).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癫痫灶的定位诊断
5).脑肿瘤手术及放疗后复发与坏死的鉴别诊断
6).脑外伤后遗症的诊断
说明:核医学检查均需窗口预约,药物均前一天预订,检查当天不能退药,因双休日及节假日厂家不提供药物,所以双休日及节假日不能进行核医学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