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长廊
  • 义诊预告

  • 科普服务

  • 健康大讲堂

门诊时间
全年
上午8:00—11:30
下午13:30—17:00
科普服务
没吃饱只有一个烦恼 吃饱了……就有无数个烦恼
时间:2021-11-05    作者:    浏览:

日新月异的审美观念下,年轻人面对减重这件事失去了理智。男士追求越来越低的体脂率,女性体重过百就出现焦虑……这不前段时间就有个小姑娘因为减重被送进了医院!

小姑娘因心跳加速、手抖无力,故前来宁波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就诊。她很瘦,看着90斤不到,但她仍然觉得自己胖,为控制体重最近吃的很少。检查结果显示小姑娘得了低血糖,急诊医生迅速开出医嘱,给予补糖对症处理。

看着小姑娘脸色红润了些,医护人员悬着的心可算是放下了。然而化验单上另一个数值又让大家有些摸不清头脑,小姑娘的血脂指标偏高!

这么瘦的小姑娘怎么会得高血脂?瘦就意味着健康吗?接下来让我们急小护和大家唠唠关于减重的那些事!

1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减重?

01计算BMI指数

BMI(body mass index)指数:就是人体的“体重指标”。

BMI=体重(千克)/身高²(米)

正常的BMI指数为18.5~23.9,24~27.9为超重,大于28则为肥胖,超过24则需减重。

02腰围指数

腰围(WC):女性的腰围不能大于85cm,男性不能大于90cm,超了,就是肥胖。

03体脂肪率测定

体脂肪率:人除了重量,内部的“脂肪”含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女性>30%(男性>25%),也显示出你已经达到了或许表面上还看不太出来的“中心性肥胖”!

04科学减重预防疾病发生

糖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人群,可以通过科学减重来逆转糖尿病的发生。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会有停经、脱发、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症状,也可通过科学减重来改善。

2减重常见误区与禁忌

曾经的减肥就是控制饮食多运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管住嘴、迈开腿”,但是这个观念现在已经过时啦!

01过分追求数字

在减重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追求数字,觉得越低越好,瘦的越快越有成就感。要知道瘦的越快反弹的也就越快,短时间的体重大幅度下降会触发身体自我保护机制给你踩一脚刹车,让你的减重之路进入一个漫长的平台期。

对于女性来说太瘦会引起卵巢早衰,到那时皮肤暗沉、停经等问题也会接踵而来。肥胖患者切记,不可超负荷运动,肥胖患者的关节比正常人要脆弱许多,超负荷的运动会使关节磨损形成不可逆的损伤。

02五花八门的“减肥道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宣传为无副作用的“仙女管”,还有靠利尿剂脱水减重的方法?这些真的可靠吗?当然不可靠!总有人打着医用物品的噱头称之为无害!

⦁ 仙女管催吐会损伤食道黏膜不说,操作不慎会造成仙女管无法取出,到那时就需要专科医生来帮忙了!

⦁ 利尿剂脱水减重,体重是下去一些了,但是人体水分含量可是占了人体体重的一半以上!摄入量把控不当就会导致严重脱水,会造成血容量不足而导致休克。

⦁ 生酮饮食:是一种脂肪高比例、碳水化合物低比例,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合适的配方饮食。早期的生酮饮食可以治疗癫痫,但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伴有体重下降,从此以后便成为了减重的另一个捷径,但是生酮饮食期间需要严密检测酮体、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所以千万不可以自己尝试哦

03极端的饮食方式

一日两餐、不吃主食、低油少盐……许多网络热门的减肥概念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然而这些片面又极端的饮食方式除了在短时间减掉一些体重外,只会给身体带来更长久的负担。

另外提一句:不摄入脂肪不代表身体自己不会制造脂肪,我们的肝脏也可以合成脂肪和胆固醇,所以哪怕你只吃素,也有可能会得脂肪肝哦!

04跟风减肥的错误心态

切记切记千万不要把自己当做各大网红减肥产品的实验工具!也不要跟风减重,不要觉得“人家减肥我也要减肥”,其实你一点也不胖。

3错误减重带来的危害

01极度消瘦的厌食症患者

患者自己有意造成的体重明显下降至正常生理标准体重以下,并极力维持这种状态的一种心理生理障碍。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这类疾病好发于青少年女性,且死亡率高达5%-15%。

出现以下这些早期症状,提示可能发展为神经性厌食症。

跳餐:常表示不饿或者已经吃过了。

过度关心体重:每日频繁测体重。

饮食习惯改变:不吃主食,或只吃低脂低热量食物。

焦虑:经常抱怨自我形象及体重。

锻炼失控:每日进行高强度体育运动。

02断食引起的低血糖昏迷

低血糖是一种急诊常见的急症,糖尿病患者尤为常见,如果脑组织长期处于比较严重的低血糖状态下,则可发生细胞坏死与液化,脑组织可萎缩。

患者常有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精神失常或性格变异等表现。当患者因为低血糖陷入昏迷状态,超过一定时间就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有一种国内外公认有效的医学减重方法:“5+2轻断食”减重模式,也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实施。

因此,科学减重应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始,做到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及规律作息,而不是盲目的追求数字。休息好了,我们的身体才能元气满满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