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手综合征是指在原发病恢复期间,患侧上肢的手突然浮肿,疼痛及患侧肩部疼痛,使手的运动功能受限制。严重时可引起手及手指变形,手功能完全丧失。
肩手综合征发病率约占偏瘫患者的12.5%,常在脑卒中后1-3个月内发生。
哪些患者容易发生肩手综合症?
脑卒中、心肌梗塞、颈椎病、上肢外伤、截瘫、肺疾病、肩关节疾病还有原因不明者易发生肩手综合症。
肩手综合症是怎么发生的?
1.不适当的被动活动会导致肩关节外伤。
2.长时间的腕关节强制性掌屈。
3.肩、腕关节损伤、上肢体液回流受阻以及中枢神经损伤后血管运动功能障碍。
4.过度腕关节伸展可产生炎症样的浮肿及疼痛。
怎样确诊肩手综合症?
1.肩部静止或活动时出现疼痛
2.手和腕部肿胀
3.手部血管舒缩功能改变
4.腕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触痛
上述肩和手的症状全部出现为临床确定的肩手综合征,若仅有手部症状而肩部不受累或仅出现手部肿胀伴掌指关节和或腕部触痛为临床可能的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症的分期?
第一期(急性期)
1. 病人的患侧手明显浮肿,且很快肩部运动范围明显受限。
2. 疼痛、水肿、温热、指甲变白。
3. 患侧手指外展严重受阻,例如双手越来越难以交叉握到一起。
4. 第一期持续3-6个月,这期如出现症状立即开始治疗,常可控制其自然发展,且常自然治愈,如不及时治疗可转为第二期。
第二期(进行性营养不良期)
1. 疼痛加重、肌肉萎缩、关节挛缩
2. 平均持续3-6个月
3. 由于长期微循环障碍导致。肩、手自发性疼痛和手的肿胀程度逐渐减轻,而肩部萎缩、手部肌肉萎缩逐渐明显,手指活动范围亦逐渐明显受限。
4. 预后不良,为了把障碍减少到最低程度,必须积极治疗。
第三期(萎缩期)
1. 皮肤干燥,皮温下降、畸形手
2. 末梢神经完全迟钝,疼痛基本消失,由于长期废用,肌肉萎缩严重,手部的运动功能基本永久性丧失。
3. 第三期是不可逆的终末阶段。病侧手完全废用,成为终身残废。
肩手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
治疗原则:早发现,早治疗。
(3个月内治疗效果最佳)
1.体位摆放
良肢位摆放,防止肩和手的损伤,将患肢抬高,各种体位摆放均应避免腕屈曲。保证患者腕关节背取,手指伸直并外展,如患者手肿胀明显,可采用上翘夹板使腕关节保持背屈位,以利于静脉回流。
夹板固定:利用夹板固定支持腕关节于适度的背伸位,但不妨碍掌指关节的屈曲。夹板应持续用到水肿和疼痛消失,手的颜色恢复正常。(带夹板的同时也应自主活动,保持关节活动度)
早期应适当使用肩吊带,以防肩关节脱位。
2.向心性缠绕
用直径1-2mm的线从手指远端像近端快速、有力地缠绕每一个手指至根部。每个手指都缠绕后,最后缠手掌,缠到腕关节为止,再从远端一一解开绳子,每天反复进行(此法安全、简便、能有效减轻水肿)
3.物理治疗
冷水浸泡法:冰与水按2:1混合后放入容器内,将患者的手浸泡3次,两次浸泡之间有短暂的间隔,操作者的手应和患者的手同时浸入,以确定浸泡的耐受时间,浸泡的时间以患者能耐受的程度为准。该方法可以消肿、止痛、缓解痉挛,但要注意避免冻伤和患者血压升高。
冷-温水交替浸泡法:可有效促进血管收缩以及微扩,改善交感神经的紧张性、取50度温水一盆,另外10度左右的冷水一盆,先将患手放在温水里浸泡10-15分钟,拿出来放在冷水里浸泡10分钟,按照此方法,每天早晚各一次。
物理因子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光疗、超声波疗法、温热磁场治疗、电反馈治疗、气压治疗,以及早期矫形器等,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4.运动疗法
生命体征稳定,立即开始床上适当的被动和主动运动,尤其是肩关节外展、外旋和腕指关节屈伸。
主动运动
在可能的情况下,鼓励患者主动参与肢体训练。如训练患者旋转患侧肩部,屈伸部、腕关节,拧毛巾,抓握物品,但要适量适度,以患者承受感觉为度,避免过度运动,如疼痛和水肿尚未消除,不得联系抓举重物,持久握物练习。
被动运动
①肩关节被动活动:前屈、外展、内收、内旋、外旋等被动活动
②腕关节被动活动:伸展活动
③掌指关节被动活动:从远端关节到近端关节,每一个手指关节都要活动
被动活动手法要轻柔,均在无痛范围内,在手部水肿时,治疗量要适当控制。
其他物理治疗等例如经皮神经电刺激、光疗、超声波疗法、温热磁场治疗、电反馈治疗、气压治疗,
5.口服药物治疗
主要是起到止疼的效果。
常见的药物有类固醇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钙通道拮抗剂、兴奋性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和y-氨基丁酸受体兴奋剂、抗惊厥药物、神经安定药物、降钙素等。
6.中医治疗
中药熏蒸、针灸疗法
7.其他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治疗疼痛性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主要阻滞交感神经兴奋性。
高位胸交感神经切断术。
怎样预防肩手综合症?
1. 注意患者在床上及轮椅上的体位摆放
2. 避免过度牵拉,长时间腕关节强制性掌屈
3. 肩吊带的应用,早期适当应用,防止肩关节半脱位,重力牵拉和血液回流不畅。
4. 应尽量避免在患侧手上静脉输液。
5. 必须防止对患者手的任何外伤。
6. 心理干预:明确关节活动度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