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维生素也能吃中毒?维生素不是最普通的营养物质吗?这居然还能吃中毒吗?真的假的?”
看完这个标题我想你的内心os肯定是这样的。
维生素作为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营养物质,存在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我们都知道干眼症可以补充一点维生素A;经常口腔溃疡的可以补充一点维生素B族;想提高身体抵抗力就吃点维生素C;长高离不开维生素D;维生素E拥有抗氧化的功效。
这多才多艺的维生素,也能中毒?没错,就是这看似温和的维生素,过量服用也是会导致中毒的!
急诊室的真实案例
这不前几天就有一小姑娘,跟男友吵架以后想不开,抄起家里的维C和维E软胶囊就往嘴里灌,一口气吃了110颗。
随后就被家人送进了医院,幸好各项检验指标都还行,经过洗胃催吐导泻利尿之后安全的出院了,不然这小姑娘肯定会很后悔吧。
大众眼中百利而无一害的维生素成了罪魁祸首 ?这究竟是是病人的隐瞒?还是假药的肆虐?
就让急诊室小编带你去了解维生素身后的故事。
维生素背后的故事
“多吃水果,多吃蔬菜”是妈妈的口头禅,可想而知,维生素是一种随处可见容易被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
现在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日常生活中能通过口服摄入的维生素。
维生素A
主要用于防治维生素A缺乏症,如角膜软化,干眼症,夜盲症,皮肤角化粗糙等。
不良反应:过量使用可出现异常激动,头晕,嗜睡,复视,烦躁,抑郁,体重下降,关节痛等。
过量服用维生素A的妊娠期孕妇可导致胎儿畸形。婴幼儿维生素A过量可出现呕吐、惊厥等反应。
维生素B族
B1:维生素B1适用于B1缺乏症如脚气病,神经炎,消化不良。口服几乎无毒性,过量可导致头痛,疲倦,烦躁,食欲缺乏,腹泻,浮肿等。
B2:维生素B2适用于口角炎,唇炎,舌炎,眼结膜炎,脂溢性皮炎和阴囊炎。
不良反应:正常肾功能状态下几乎无毒性,服用后尿液会呈黄色。
B6:维生素B6适用于维生素B6缺乏的预防和治疗,防治异烟肼中毒,也可用于妊娠、放射病及抗癌药物所致的呕吐。
不良反应:正常肾功能的状态下几乎无毒性,但长期过量使用可导致严重的周围神经炎,出现神经感觉异常,步态不稳,手足麻木等。
B12:口服用于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能会引起低钾及高尿酸血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维生素C
用于治疗和预防维生素C缺乏症:常见有预防治疗坏血病,感染性疾病,肝脏疾病,以及各种贫血、过敏性皮肤病,促进伤口愈合等。
不良反应:偶见过敏性休克,如出现荨麻疹,呼吸困难,脸部、嘴唇、舌头或喉咙肿胀等情况需立即就诊!
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腹泻、皮疹、胃酸增加,胃液反流。如果服用大量维生素C可引起心动过速,也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及泌尿系结石。如妊娠期过量服用维生素C可导致胎儿坏血症。
维生素D
可用于维生素D缺乏症和手足搐搦症的防治,也可用于防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佝偻病及骨软化。
不良反应:过量使用维生素D可出现胃肠道反应,精神症状,对于肝肾功能也有一定的损害,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
妊娠期孕妇过量服用可导致胎儿瓣膜上主动脉狭窄和脉管受损,出生后可能长期抽搐;儿童过量可导致生长停滞。
维生素E
常用于皮肤干燥及因季节变化所引起的皮肤瘙痒症。
不良反应:长期大量口服可引起恶心、呕吐、眩晕、视力模糊、皲裂、唇炎、口角炎、胃肠功能紊乱。
妇女可引起月经过多、闭经、性功能紊乱等。男女均可出现乳房肥大;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皮肤豁裂、口角炎、荨麻疹。
急小护有话说
大家可能没想到,在这小小的维生素里也有那么多的奥秘和讲究吧。
任何不起眼的食物及药物,在大量摄入人体内后,都可以成为一把伤害健康的利刃。
无论是维生素,或是任何市面上能买到的保健品,都只能适量应用,且有些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去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