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医路跟党
  • 建在学科上的党支部迸发最强“战疫”力
  • 阅读:
  • 时间:2020-02-13
  • 发布:
  •  

     

     前言

    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严峻形势下,宁波市第一医院党员干部职工在医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严防死守,一院精神与职业精神在这场命运与共的战役中,彰显无疑。

    摘录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的点滴,还原危难当前的党员担当与医者大爱。

     

    呼吸科党支部:火力全开的主力堡垒

     

    “口罩的蓝色面是朝外的,鼻夹要夹住……”“洗手有一个口诀,我教给你。”这几天,呼吸科党支部书记余爱萍和支部党员一直在病房里忙碌,手里这本《科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手册》是前几天党支部组织科室医护骨干力量编写的,此时成为防控指导的专业“宝典”。源头防控,也是关键。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主力军,支部自然是主力堡垒。

    支部党员曹超作为科主任、医院核心专家组成员,既要管好病区里几十位住院患者,严格确保他们的安全,还要第一时间参与医院防控医疗专家组各种会诊,连续十几日蹲守医院。

    徐宁、黄微娜、王林峰利用业余时间坐诊“问诊平台”新冠病毒网络咨询组,第一时间给市民答疑解惑。支部书记余爱萍、支委王玉花利用业余时间到门诊、病区进行防护督导宣教,入党积极分子唐琳怡、林婉蜜也积极报名加入支援集中定点医院的后备力量库。还有两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党员自愿向红十字会捐款。

    无论前方后方,无论医疗护理,无论出钱出力……当主力堡垒里的每一份子都在以同一种姿态冲锋陷阵,岂会有打不胜的战役?

     

     

    重症医学第一、第二党支部:召之即来、来之即战的特种作战部队

    正月初一,重症医学科的叶继辉、周拓受命随队出征,成为浙江省第一批援汉医疗队重症医学组的主力。到武汉后,他们出色的专业素养与能力迅速得到认可,成为受援医院的骨干力量。

    这不是重症医学科派出的唯一“外援”力量。在这场来势汹汹的“战役”中,重症医学科还先后派出党支部委员、科副主任王志宇加入医院隔离病房第一批医疗组,以及党员护士吴校慧支援我市集中收治医院。

    疫情就是命令,这支常年在急危重症救治一线工作的特种部队再显神威。支部书记朱建华和科副主任朱永定是新冠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24小时在线,随时担负起院内外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与会诊重任。负压监护病房收治患者时,95后的党员护士高丹丹第一个冲了进去。我市定点收治医院需要护士,6名党员护士“争抢”1个名额。更多的党员坚守重症监护第一线,所有监护单元满负荷运转,一如既往地以实力为全市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从来冲在危难时,从来善打攻坚战。“我们有足够的实力,能够打赢这场战役,请组织放心。”

     

     

    检验科党支部:即使不为人知,也要全力以赴

    实验室检测是此次新冠病毒肺炎诊断的重要依据,实验的许多环节需要开盖检测,容易产生感染性较强的气溶胶,感染的风险极高。但支部党员没有退却:“必须为每一份标本负责。”党员胡丽庆更是主动包揽了高危标本的前处理消毒、检后回收、高压灭菌等大量工作。用她自己的话说:“科室安全了,大家安全了,我也安全了。”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分队”是此次新冠病毒防控的先遣部队,翻开这支部队的名册,阵容精干壮美:科副主任翁跃颂,党支部书记吕定丰,党支部委员、医院团委书记沈驰斌,主任技师孔静萍。日均检测标本数超过70个,严密的防护下持续工作5-6小时,没人退却。

    科主任孙定河已经整整半个月没休息了,科室人员安全、实验室安全、检测质量成为他唯一的关注。但说起他的队伍,他的脸上写满了骄傲和感动。

    无需动员,无需思考,这是职责,更是信仰。即使不为人知,也必须全力以赴。

     

     

    药学部党支部:每一份努力都为同一个信念

    发热门诊需要药学人员的征集令一发布,几分钟时间,第一批名额被“一抢而空”。

    药学部是一个有着140多名员工的以凝聚力著称的大家庭,而药学部党支部则是一个平均年龄在35岁的战斗力极强的支部。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支部与学科“两线合一”,开启全科打通、全线发力模式。

    应势而谋抢在前。药学部主任徐萍日夜紧盯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官方发布,结合我院专家组建议,第一时间、想方设法、科学配备发热门诊药房的药品。党支部书记谢艳萍、药库工作人员24小时密切关注库存,随时补充“枪支弹药”。第一时间做好信息维护,确保特殊时期我市医保新政策第一时间落地。

    心有大爱主动作为。为减少患者在院时间,科室想方设法压缩患者取药时间,24小时药物咨询在线。为确保临床试验受试者安全、临床试验不中断,调整药物临床试验工作模式,开启远程随访、药物邮寄等应急模式。中药房党员、职工更是组成专班,克服春节期间市场影响,最快速度调剂、煎煮出专供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务人员增强抗病力的“暖心汤药”。

    每一份努力都为同一个信念:早日打赢这场战役。当外人还不理解药学人在“战疫”中的价值时,他们早已用行动为一院的胜利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行政第二党支部:化身“后勤狂魔”,再现一院速度

    1月18日晚接到党委指令,要对发热门诊进行扩容改造,并腾空6号楼病区,改造成隔离病房。21日,按国家卫健委标准建设的发热门诊投入使用,保洁、运送专人完成培训到岗,专业的设施设备悉数到位。

    22日接到指令在文华大厦内开辟工作人员专用宿舍,2天时间,带有小清新气息的“优雅民宿”搭配北欧风床铺、床品,一应俱全的洗浴等生活用品让除夕入住的第一批职工直呼满意,洗衣机、烘干机也将很快到位。

    没有搬运工,支部书记周冬冬带着支部党员干部职工自己上。没有专业安装工,部门全体员工千方百计找各种社会服务,或挖掘亲朋好友中的专业力量解决。供应商已经休假,党团员自己冒雨上街采购。医院主要出入口的体温测量特别重要,保卫科科长毛思海自己带着20几名安保队员24小时轮班倒,牢牢驻守。正月初三接到上级指令,6号楼4层病区要紧急改造成隔离、留观病房,市场上几乎找不到正常营业的商店,在分管领导孙杰的带领下,“后勤狂魔”还是扛下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患者需要、职工需要、组织需要,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这支能打会打的后勤保障队伍。

     

     

    即使专业限制不能站在防控最前线,所有党支部也都在千方百计为这场战役增援助力。

    心身/传统医学党支部应急开发在线心理评估与咨询系统,为疫情影响下的市民提供心理指导。

    消化内科党支部组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预备队,随时响应医院号召,支援隔离病房或发热门诊等一线。

    影像科党支部更是全支部、全学科投入,诊断组立下“不漏诊、不误诊”的军令,技术组党员洗手洗到脱皮,坚决保护每一位患者。护理组几名老党员组成志愿服务队,随时顶岗补缺。

    眼科/口腔科党支部、耳鼻喉科党支部党员齐心协力,顶着近距离操作带来的感染风险,急诊随叫随到,严密防护下操作一丝不苟。

    ……

     

     

    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每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里

    建在学科上的党支部

    正迸发着最强“战疫”力

    向着春天

    全速前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