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痰药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很常用的一类药物,它可以使痰液粘稠度降低而易于咳出。那么,对于不同的祛痰药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大家是否了解呢?
祛痰药的分类:祛痰药根据其药理作用可分为黏液分泌促进药和黏液溶解药。
黏液分泌促进药:口服后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引起恶心,进而反射性促进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由于支气管腺体分泌物主要是浆液,故能稀释痰液,使痰易于咳出。
氯化铵: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适应症:适用于呼吸道炎症的初期祛痰镇咳。
不良反应:有轻微的恶心,呕吐反应。
注意事项:
①氯化铵可引起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故剂量不宜过大;
②服用时应多饮开水;
③大剂量可产生酸中毒;
④代谢性酸血症、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⑤因能促使胃酸分泌增加,溃疡病患者应慎用。
痰液溶解药:可分为黏液溶解剂和黏液调节剂。 黏液溶解剂破坏黏蛋白中的二硫键,降低痰液黏稠度,易于咳出。
而黏液调节剂则是促使气管黏膜分泌粘滞性低的分泌物,痰液由黏变稀,易于咳出。
01乙酰半胱氨酸:
用法用量: 口服。临用前加少量温水溶解,混匀服用,或直接口服。
成人:一次1包,一日3次;
儿童:一次半包,一日2-4次。
适应症: 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等咳嗽有粘痰而不易咳出的患者。
不良反应: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故有时引起呛咳或支气管痉挛。
水溶液中有硫化氢的臭味,部分病人可引起恶心、呕吐、流涕、胃炎等。
注意事项:
支气管哮喘、严重呼吸道阻塞、严重呼吸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禁用。此药口服可干扰其他药物或抗生素的吸收,如减弱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的抗菌活性,故不宜联用,但对红霉素、阿莫西林的吸收无影响。
本品直接滴入呼吸道可产生大量痰液,需用吸痰器吸引排痰;可引起呛咳、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一般减量可缓解,支气管痉挛可用异丙肾上腺素缓解。
02溴己新:
用法用量:成人一次1~2片,一日3次。
适应症:多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矽肺痰液粘稠咳出困难者;能增加四环素类抗生素在支气管的分布浓度,联用能增强疗效。
不良反应:偶有恶心、胃部不适。可能使血清转氨酶暂时升高。
注意事项:
肠道不易耐受,并损害胃黏膜屏障,胃溃疡患者不宜服用。
03氨溴索:
用法用量:本品最好在进餐时间服用。
成人及12岁以上的儿童:每次10ml,一日2次。
12岁以下的儿童:
6-12岁儿童:每次5ml,一日2-3次。
2-6岁儿童:每次2.5ml,一日3次。
1-2岁儿童:每次2.5ml,一日2次。
适应症:呼吸道润滑祛痰药,能调节浆液性与黏液性物质的分泌,增加中性黏液多糖分泌,减少酸性黏多糖合成,使呼吸道黏液理化性质趋于正常以利于排出。痰黏而不易咳出者,可选用。
不良反应:偶见皮疹、恶心、胃部不适、腹痛、腹泻。
注意事项:
①妊娠初始3个月的妇女及哺乳妇女慎用。
②青光眼慎用。
③胃溃疡、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④对因感染而引起的咳嗽多痰,可与抗生素联用;常见有轻度胃肠不适,个别有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应立即停药。
治疗咳痰时需要注意以下
01用祛痰药时,应注意痰的排出,特别是使用粘液分泌促进药时,可结合湿化气道,体位引流排痰。
02当痰液难以咳出或术后因伤口疼痛不敢咳嗽排痰时,应使用吸引器或纤维支气管镜吸出。
温馨提示:咳痰严重,急促等,请及时到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