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因其多病发在腰间,而取名“缠腰龙”,但其危害不在表面,而在内里的遗留神经痛。62岁的刘大伯背部不慎“遭殃”,皮肤就像触电一样火辣辣地疼,尝试多种治疗后却仍然疼痛难耐。幸亏近日,宁波市第一医院疼痛科于我市率先开展脊髓电刺激疗法,最终悄无声息降住了这条“妖龙”。
缠腰龙:带状疱疹是冬春季节流行的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缠腰龙”。
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唯一宿主,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
一、“缠腰龙” 除了痛还是痛
三个月前,刘大伯的前左胸前后背部出现了疱疹并伴有疼痛,皮肤感觉像触电一样火辣辣地疼。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带状疱疹,并进行了抗病毒、神经阻滞等输液治疗。
不久,皮肤疱疹消退了,疼痛却依旧顽固。“每隔一个小时痛一次,每次有十多分钟,火烧火燎的,像刀刺一般,痛得我都不想活了,更别说吃饭和睡觉了,止痛药大把吃也不管用,吃了人还头晕、胃胀,很不舒服。”刘大伯说。
为治疗,刘大伯跑了多家医院。疼痛未能缓解,衣不能穿,夜不能寐,他因此变得抑郁焦虑,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家人也跟着饱受折磨。
二、植入电极一小时 顽固疼痛消失了
刘大伯辗转找到宁波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林慧丹副主任医师,林医生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般来说,当带状疱疹的疼痛未能及时控制,病程超过3个月(现在倾向于1个月),就可能遗留神经痛,医学界将这种痛比喻为不死的癌痛。”
据林医生介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通过口服镇痛药物、神经阻滞、神经毁损、神经调控(脉冲射频、脊髓电刺激)等各种综合手段来缓解疼痛。刘大伯最终选择了损伤最小的脊髓电刺激术。
经过术前评估和准备,林医生为刘大伯做了植入手术。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过程顺利,电刺激覆盖所有疼痛区域,不到1个小时就顺利结束。
术后经过电极测试调整,刘大伯瞬间感觉左胸背部不痛了,衣服碰到也没感觉了,顽固疼痛消失了,刘大伯的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当晚,刘大伯就吃了两大碗饭,又睡了个整觉,第二天起来神采奕奕,与之前判若两人。
脊髓电刺激疗法
脊髓电刺激疗法是通过微创手术将电极针对性地植入到疼痛对应的神经部位,通过微弱的脉冲电流刺激脊髓神经产生异样感,阻断痛觉神经刺激的传导,这样既不会因为电流刺激伤害到神经组织,也不会有触电的感觉,患者可能会感觉到微弱脉冲而导致的轻微酥麻感觉。
林医生解释,脊髓电刺激疗法通过经皮穿刺植入,创伤小,作用时间长,短时程刺激7-14天,不会破坏神经结构,为患者后续接受其他新疗法保留了机会,是一种“绿色疗法”。
据悉,脊髓电刺激技术发展至今已超过40年,是截至目前国际医学界针对顽固性神经痛的终极疗法之一,也是宁波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有效新颖的治疗手段之一。
三、这个病 “欺软怕硬” 老年人中招多
为何有些人得带状疱疹后能完全痊愈,而有些人却变成刘大伯那样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林医生介绍,这种病毒有个特点就是“欺软怕硬”,青壮年得病,一般口服抗病毒药物后几天就能痊愈,但对于老年人、合并肿瘤或者其他慢性疾病的体质较弱者,往往会遗留有神经痛。
早期进行疼痛干预是降低后遗痛发生率的最佳途径。也就是说,一旦被确诊为带状疱疹,就要接受医生的规范治疗,合理进行抗病毒、止痛治疗,及早规范治疗,是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