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长廊
  • 义诊预告

  • 科普服务

  • 健康大讲堂

门诊时间
全年
上午8:00—11:30
下午13:30—17:00
科普服务
血栓真的猛于虎 及时预防是关键
时间:2019-06-03    作者:    浏览:

近年来“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猝死事件频发,最常见的“凶手”,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血栓。血栓猛于虎,来时悄无声息,重则夺命,轻则致残。而冬季也恰是血栓的高发季。

血管就像家里的水管,用的时间长了,管道内壁就会结垢、生锈,导致水管内壁一点点狭窄,最终导致水流变小甚至停水。

血栓怎样形成?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即血脂,它们就像水管中的水垢,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形成如同黄色小米粥样的粥样斑块。而斑块破裂时,会出现血栓,血栓通俗地说就是“血块”,它像水垢堵塞了身体各部位血管,导致相关脏器无血供或血供减少,从而造成心梗、脑梗等疾病。

血栓如何迫害人体各个器官?

一、血栓在脑部血管导致“脑梗” 

当栓子随血液跑到脑袋时,会使大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导致血栓性脑梗塞,患者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偏瘫、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

二、血栓在冠状动脉导致“心梗” 

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在某些诱因(过劳、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吸烟、酗酒等)下致使冠状动脉内的斑块破裂,血液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心肌缺血性坏死而发生心肌梗死。

三、血栓阻塞肺动脉导致“肺栓塞”

大多是由于深静脉血栓脱落后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的。肺是负责身体气体交换的地方,如果发生肺栓塞,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气促,特别是活动后加重;胸痛、晕厥、咯血、咳嗽、心悸、烦躁不安、甚至濒死感等。

四、血栓阻塞深静脉导致”深静脉血栓”

当栓子在下肢深静脉形成时,会造成静脉血流无法流回心脏,在下肢不断积累。可能出现患肢肿胀、周径增粗;疼痛或者压痛;皮肤色素沉着;行走后患肢易疲劳或肿胀加重。深静脉血栓就相当于发生在静脉血管中的“脑梗”、“心梗”,它尤其“青睐”那些不爱运动的人。

如何预防血栓形成?

一、饮食调整:减少高油脂、高固醇食物的摄入,因为这些食物会导致血液粘稠,增大血栓出现的风险。多吃蔬菜水果、豆类等富含纤维的食物,能阻碍胆固醇和中性脂肪吸收食物。

二、保证充足的饮水:正常人每天应该保证1500至1700毫升的饮水量,可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

三、适当运动: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车、游泳等,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不动。

四、戒烟限酒 注意天气变化:烟草中的某些成分会刺激血管,危害血管健康,而过量的饮酒会使血细胞受损,导致红细胞黏合力增强,最终形成血栓。但可适量饮用葡萄酒,它对增强血管的弹性,降低血小板的黏性都有很大的好处。老年人天气适应能力减弱,过冷过热皆可使血粘度增加诱发脑中风,因此,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 

五、生活规律: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尤其是老年人,生理调节和适应机能减退,生活无规律易使代谢紊乱促进血栓形成。忌饭后就睡,因为饭后血液聚集于胃肠,而脑部血供相对减少,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因此最好饭后半小时再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