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门诊时间
全年
上午8:00—11:30
下午13:30—17:00
新闻中心
宁波唯一入榜全国优质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及全国百佳改善医疗服务案例
时间:2018-01-15    作者:宁波市第一医院    浏览:
 
  近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通报表扬2015-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的通知》中公布了一批优质服务示范医院,这些医院获得了国家卫生计生委认可,被寄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期望。宁波市第一医院也跻身此名单之列,荣获“保障医疗安全”示范医院称号,成为宁波市唯一一家入选医院 。此外,宁波一院的信息和护理两个工作案例也分别入选由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指导开展的《寻找最佳医疗实践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国擂台赛》十大价值案例,并入选国家卫计委出版的《贴众而行—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2015-2017百佳案例》,这也是宁波市唯一一家入榜入选医院。
围手术期管理,筑起保障患者安全的固栏
如今,确保患者安全是全球医疗卫生健康领域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本次优质示范医院的评选中,宁波市第一医院的选送主题是围绕手术实施开展的安全管理。为切实做好手术安全工作,防止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安全方面的缺陷、差错、事故等问题,医院通过实施“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降低医疗纠纷,保障患者安全”的PDCA项目积极分析原因,逐一找到解决方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医院通过加强医疗技术的准入进一步规范技术实施管理,其中包括行政许可类技术、限制类医疗技术、重点监控技术、新技术新项目和常规技术。通过建立相关制度、修订诊疗规范、完成审批备案、实行分级授权、运用信息监控和完善评估质控,来实施动态监管。医院还持续改进围手术期四项核心制度,即手术部位标识、手术安全核查、手术风险评估及首台手术日制度。在围手术期的管理中,医院建立健全了精准化监管体系,包括手术操作授权管理,环节质控,指标监测,信息交互,电子病历及医疗安全六大方面,满足了PDCA围手术期闭环管理的要求。
 适度有温度,舒适有特色的37°暖心护理
2010年国家卫生部着手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宁波市第一医院是首批试点医院,2012年,优质护理服务在全院推行,不仅覆盖到所有的病房,还延伸到门急诊、手术室等。随着患者需求和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变,如何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品质升级,成为医院护理工作的重点。宁波一院推出37°暖心护理,就是通过大力推广“品管圈”质量改进活动,以及打造一批高水准的专科护理品牌,做到护理服务适度有温度,舒适有特色,进而提高全院的护理水平。
在临床护理服务中,医院开展了各专科新颖护理服务项目,推出了心血管科“护心天使观察法”、肝胆胰外科“一心一胰护理法”、神经内科“常青藤康复护理法”、老年医学科“心心护理关爱模式”、内镜中心“关爱天使亲情式护理法”、产科“母婴激情式护理法”六个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品牌。医院还在宁波市率先启动专科护士的培养,目前已拥有持证专科护士29位,分别在糖尿病、ICU、造口/伤口、心理护理、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急诊、肿瘤、手术室、母婴和输液治疗护理领域发挥着指导和引领作用,并通过组建各专科护理小组和开设护理门诊,扩大了专科护理技术的辐射面,促进了临床专科护理质量的提高。
医院护理部从2011年开始的品管圈活动,共计改进项目253个,活动主题涉及患者照顾、成本效率、患者安全、患者满意度等多个方面。扎实的品管圈活动,各个主题圈的特色成果,多次在全国、省市比赛中获奖,并让医院收获了多项国家新型实用专利。临床护理姐妹们改进的护理工具不但实用性强、成本低廉,而且解决了临床实际问题,改善照护体验,为患者带去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收获了不少患者的口碑和称赞。
数字医院建设  助力医疗服务品质提升
医院着眼于信息化建设提升医疗质量与服务品质,同时注重区域医疗的发展,运用数字化技术,对医院管理中的许多常规做法进行了改造和革新。其中包括电子病历多媒体化记录系统、电子病历质控系统、合理用药黑白名单、电子会诊单与危急值报送等技术的应用规范了临床医疗行为;预约挂号、自助挂号机的推出让就医流程更加便捷;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区域信息化远程诊疗平台的建设有效推进了优质资源下沉。
信息化建设助推智慧医疗发展,惠及更多普通百姓。目前,以宁波一院为中心的“宁波市区域心电远程诊断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已覆盖宁波4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宁波周边地市的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此基础上,远程超声平台也已经开始投入正常运行,接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下级医院逐步扩大。通过建设区域信息化远程诊疗平台,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
改善医疗服务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宁波一院始终秉承“仁德 精业 致和 创新”精神,致力于医疗服务内涵的提升,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上不懈努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