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门诊时间
全年
上午8:00—11:30
下午13:30—17:00
新闻中心
神经外科完成宁波首例5岁男孩迷走神经刺激术控制癫痫发作
时间:2017-01-19    作者:宁波市第一医院    浏览:
    5岁男孩被癫痫困扰了整整3年,且被确诊为药物难治性癫痫。面对每天数次发作的“不定时炸弹”,父母带着她奔走上海、北京等地求医。2016年11月4日,宁波一院神经外科在男孩体内植入了高科技装备——迷走神经刺激器,以减少引起癫痫的不规则放电。男孩术后已经接受3次调控,癫痫发作次数从术前每天发作3-4次减少到2-3天发作1次,男孩和他父母的脸上重现了久违的笑容。
5岁男孩体内装设备 控制癫痫发作
    5岁的小明(化名),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可令家人意向不到的是,2岁的小明在一次高烧中突然抽搐晕厥,送医后被确诊为癫痫。2013年,小明开始接受药物治疗,起初效果不错,可以有效控制癫痫发作,但随着时间延长效果越来越差,且发作频率越来越高,逐渐演变成药物难治性癫痫。
 为此,家人带着小明四处求医,跑遍了上海、北京等地大医院,对于难治性癫痫,医生建议迷走神经刺激术。
 “和其他癫痫手术相比,迷走神经刺激术手术无需开颅,安全性高。”宁波市第一神经外科主任高翔介绍,经过详细的术前评估,以及小明的特殊情况,医院决定为小明实施迷走神经刺激术进行治疗。
 迷走神经刺激器是一个厚约6.99mm,直径52mm的小型医疗装置,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则是将迷走神经刺激器埋藏在体内,一般藏匿在腋下,然后其导线通过皮下行走到位于颈部的迷走神经处,将电极与迷走神经连接。电极及刺激器安装好后,调整刺激的电流,刺激器就会发送电刺激至颈部的迷走神经左支,沿迷走神经传人脑干、大脑,调节整个失常的大脑功能,以此来减少引起癫痫的不规则放电。
 2016年11月4日上午,小明被推进手术室,全麻后神经外科主任高翔在小明的颈部和左侧腋下各开了一个小口,在腋下植入脉冲发生器,在颈部放置电极,一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小明术后恢复良好。
 高翔主任介绍,迷走神经刺激术目前主要用于药物难治性癫痫、各种原因无法进行开颅手术,或者进行开颅手术切除仍发作的癫痫患者。术后,他们会通过程序棒和掌上电脑读取和调整刺激的设置。产生电脉冲的装置内有一块微型电池,电池寿命为6年半,在以后随访中如发现电池电量低,他们可再植入另一块电池。
70%的癫痫患者可服药控制
    据介绍,癫痫是一种常见病,与卒中并列成为影响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健康的最常见病症,发病率为千分之三左右,我市大约有2万元多名癫痫患者,多数患者在儿童或少年时期就开始发病。
  “临床上70%的癫痫发作可用药物完全控制,但癫痫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遵医用药,一般3年到5年可得到控制不发作癫痫并停药。”高峰表示,剩余的30%患者经药物治疗难以控制,被称为难治性癫痫,可通过切除性手术和辅助性手术治疗。难治患者中,仅10%适合手术,特别是在婴幼儿及儿童患者中,很多家长并不愿意采取手术方式治疗。
 引起癫痫发作的病灶很局限并能够明确定位,且不在脑的功能区时,可选择进行切除性手术,将异常放电的病灶切除,患者很可能就痊愈了;当病灶多发或无法确定时可以进行辅助性手术,如迷走神经刺激术,通过对迷走神经的刺激,抑制大脑皮层的异常放电,同时通过抑制引起脑电活动神经递质,达到治疗癫痫的目的。
  目前,小明是全市首位使用国产迷走神经器治疗的患者,这也意味着儿童癫痫治疗有了新选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